在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是企业实力与竞争力的直观体现。2025 年,对于拥有乙级资质的企业而言,向甲级资质升级是拓展业务版图、提升市场地位的关键一步。这一升级之路充满挑战,需要企业在多个核心领域精准发力、精心筹备。
紧密贴合政策导向,精准规划升级路径
国家对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的政策规划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依据《关于 “十四五”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 2025 年,行业需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企业在谋划升级时,务必将政策目标融入自身发展战略。例如,积极投身绿色化工项目设计,助力行业节能减排,既顺应政策要求,又能在资质评审中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前瞻性。
同时,严格遵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等法规要求准备申报材料至关重要。申报材料涵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申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企业社保情况承诺书等。其中,业绩申报要求严苛,企业必须完成所申请行业相应专业设计类型大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 1 项,或中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 2 项,且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同时在四库一平台可查且显示 A 级竣工。
优化人员配置,筑牢升级人才根基
2025 年,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资质对专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更高。企业需确保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格符合资质标准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的规定。
常见的人员配置要求如下:注册人员方面,注册化工(技术负责人)1 人,该技术负责人需主持过相应专业大型项目 2 项(在四库一平台可查询 B 级以上竣工项目);注册化工 7 人、一级建筑师 1 人、一级结构师 2 人、注册给排水 2 人、注册暖通 1 人、注册动力 2 人、注册电气 1 人、注册造价 1 人。非注册人员中,中级环保 1 人、中级技术经济 1 人、中级通信 1 人、中级机械 3 人、中级自控 2 人、中级总图 1 人。
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 年以上设计经历,且主持过所申请行业相应专业设计类型的大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 2 项,具备注册执业资格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需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所申请行业相应专业设计类型的中型以上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 3 项,其中大型项目不少于 1 项。
企业可通过与高校合作,提前锁定优秀应届毕业生,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为在职人员提供定期培训,鼓励其参加行业研讨会、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如组织员工参与最新化工工艺设计软件应用培训,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此外,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大型项目设计经验的高端人才,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与职业发展通道,吸引并留住人才,确保人员团队的稳定性。
积累优质业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丰富且高质量的项目经验是企业升级的有力支撑。2025 年,企业的项目类型应涵盖大型炼油厂、石化生产基地、医药研发中心等不同规模与复杂程度的设计。这些项目不仅要顺利建成投产,还需在安全标准、环保指标、经济效益等方面达到或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在行业内树立良好口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与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完成后,及时收集整理设计图纸、项目报告、竣工验收文件等资料,建立完善的项目业绩档案。同时,确保项目业绩在 “四库一平台” 等官方系统中可查询、可核实,提高业绩的可信度。例如,某企业在申报资质升级前,对过往中型项目进行系统梳理,补充完善资料,并与项目业主沟通协调,确保项目业绩在官方平台信息准确无误,最终成功通过资质审核。
加大创新投入,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2025 年,行业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的要求达到新高度。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需在 2025 年达到 1.5% 以上,并且要突破 20 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 40 项以上关键新产品。企业应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如研发更高效的化工分离技术、智能化的医药生产控制系统等。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使企业技术优势得到行业认可。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例如,与高校联合开展绿色化工技术研究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应用到企业工程项目设计中,为资质升级增添技术砝码。
2025 年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工程设计乙级升级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企业需深入解读政策法规,优化人员配置,积累优质项目业绩,加大创新投入,从各个关键方面持续努力、精心筹备,逐步提升自身实力,顺利实现资质升级,在行业中抢占更有利的发展地位,开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