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工程设计企业的资质等级犹如一把关键的钥匙,决定着企业能够开启怎样的业务大门。2025 年,对于众多持有乙级资质的公路工程设计企业而言,渴望升级资质以拓宽业务版图、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乙级升级之路并非坦途,诸多难点横亘在前。
业绩积累的严苛考验
项目类型与规模限制
企业业绩必须是独立完成的施工图设计项目,且限定于公路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在申请公路行业甲级资质时(这也是乙级升级的重要目标方向),企业业绩需全面涵盖公路、特大桥梁、特长隧道、交通工程这 4 个专业甲级对应的设计类型。这对不少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乙级企业而言,是巨大挑战。例如,一些企业长期深耕普通公路设计,在特大桥梁或特长隧道设计方面涉足甚少,过往若未积极拓展业务范畴,短期内要集齐符合要求的各类项目业绩,困难重重。就如同一家长期专注城市普通道路设计的公司,突然要承接如港珠澳大桥那般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的桥梁设计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
业绩认定渠道单一
企业业绩仅认可在全国公路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已审核发布的业绩。这就意味着企业过往业绩必须成功录入该系统并通过审核。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因早期项目管理不够规范,资料存在缺失,导致一些本可用于升级的项目业绩无法在系统中有效体现。而且,系统审核流程严格,从提交资料到最终审核发布,耗时较长。对于急切希望升级资质以开拓业务的企业,这无疑是一笔高昂的时间成本。曾有企业拥有多个符合要求的项目业绩,却因早期资料整理不善,在录入系统时遭遇诸多阻碍,耗费数月才解决部分问题,严重拖延了资质升级进度。
人员配备的双重难题
专业人才稀缺
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需符合《公路行业相近专业对照参考表》要求。在现实人才招聘市场中,像公路线路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等主导专业的经验丰富高级工程师,供不应求。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薪待遇,还需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突出自身优势。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由于地域吸引力不足,吸引这类高端专业人才更是难上加难。比如在偏远山区的企业,即便给出较高薪资,也难以吸引顶尖桥梁设计专家,因为专家们往往更倾向于在发展机会多、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城市工作。
人员业绩匹配复杂
申请公路行业工程甲级等资质时,相关人员的个人业绩应为公路新建或改扩建工程或拆除重建养护工程(除拆除重建养护工程外,其余养护工程业绩不予认可)。这表明企业不仅要招聘到专业对口人才,还得确保其个人业绩符合资质升级要求。举例来说,企业招聘到一位桥梁专业人员,若其过往业绩中没有符合规模要求的公路新建或改扩建桥梁项目,即便其专业技术精湛,也无法满足资质升级对人员业绩的规定。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筛选和匹配人员与业绩,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装备与管理体系的挑战
技术装备更新压力
如今公路设计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大步迈进,BIM 建模软件、地质雷达等先进设计工具已成为行业标配。乙级企业若要升级,配备这些先进设备必不可少。然而,购置先进技术装备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后续的设备维护、人员培训以确保熟练使用,也是一笔持续的开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资金储备不足的乙级企业而言,实现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压力巨大。而且,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潮流,在资质审核时也难以满足要求。
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标准体系、质量体系、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是行业甲级资质的硬性要求。构建这些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各体系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标准体系的明确规范,档案管理体系又要为质量追溯等提供资料支撑。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完善制度文件,并保障各体系协同顺畅。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体系漏洞,影响资质升级审核。另外,管理体系建立后并非一劳永逸,需持续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政策变化和企业自身成长。随着公路行业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如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企业管理体系需及时调整,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但很多企业在管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陷入僵化,缺乏持续优化的动力和能力,难以满足资质升级对管理体系与时俱进的要求。
信用评价的高门槛
失信行为零容忍
新申请公路设计资质及申请资质升级、增项、核定的企业,申请资质之日前 1 年内无严重失信行为。在当下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企业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拖欠工程款、违规招投标等失信行为,将被相关部门记录在案,对资质升级产生致命影响。即便一些轻微失信行为,也可能在信用评价中被扣分,进而影响企业的综合信用评价等级。有企业曾因在一次项目中出现轻微工期延误问题,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在信用评价中被扣分,导致其信用评价等级未达资质升级要求,错失宝贵升级机会。
高信用评价等级要求
企业当期的公路建设市场全国综合信用评价等级为 A 级及以上(当期无信用评价的,采用其上一年度信用评价结果;连续两期均无全国综合信用评价的,采用省级信用评价结果,在多个省份具有信用评价结果的,以信用评价等级最低的结果为准)。为维持高信用评价等级,企业需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项目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对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提出全方位高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信用评价等级下降,阻碍资质升级进程。
2025 年公路行业工程设计乙级升级的难点广泛存在于业绩积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与管理体系建设以及信用评价等多个关键层面。企业若想成功实现升级,必须精准剖析自身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策略,逐个攻克这些难点,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能满足资质升级的严苛要求。